网站logo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他山之石 > 正文

一个“吸毒村”的自我救赎

2016-03-14 17:31:00

   古老的昌化江从深山里蜿蜒而下,和沿岸许多村庄一样,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耐村聚居着一群自称“哥隆人”的群体。
    这里曾是毒品肆虐的地方。上世纪90年代初,几名外出务工的耐村人将毒品带回村子,此后呈现泛滥趋势,严重时,甚至全村平均每8户就有1名村民吸毒,更有11人因为吸毒死亡……
    “吸毒村”的恶名由此而来。然而,近年来,在昌江县司法局、县禁毒委的长期普法宣传教育下,不愿再背负恶名的耐村人开始了艰难的转变,村民自发成立禁毒宣传组织,积极开展帮教工作,并帮助曾染毒瘾的村民脱贫致富,远离毒品。
变化是巨大的:2015年不少吸毒人员开始主动戒毒,没有出现新生吸毒人员,全村转移富余劳动力1240人,人均年收入近2700元,“吸毒村”的阴影,已在逐渐远离。
一、被“拉下水”的村民
    村里大量的闲置劳动力为谋生计,外出打工,一些人被毒贩“拉下水”,染上毒品后,就开始发展身边的人。
    耐村位于昌江县西北部的昌化镇,在昌化江畔。一进入村内,耐村小学围墙上,“吸毒违法,贩毒有罪”、“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”等有关禁毒的宣传标语特别醒目。
    而村“两委”办公楼背面的墙体上,村民的涂鸦虽然若隐若现,但“某某吸毒死了”几个鲜红大字依然能看得清,格外刺目。
    一切,都暗示着这里曾经因“毒品”而深受苦难。
    谈及“毒品”,耐村村民几乎没有人能说得清,村子具体是啥时候染上这东西的。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,几名耐村村民去广东打工,过年回到村里就被发现染上了毒瘾。在耐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钟有隆的记忆中,这些人是耐村最早吸毒的人。
    钟有隆告诉记者。“那时候,村里人大部分在家务农,种水稻的、种甘蔗的都有,但在当时交通条件下,即使农作物有收成,也难以运出来,大家挣不到什么钱。”
    因此,村里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,为了谋生计,部分村民开始远走他乡,到外地打工,一些人很快被毒贩“拉下水”。
    一些人染上毒品后,就开始发展身边的人。到1992年,耐村吸毒人员已经近30人。
    大多数吸毒者都有相似的经历,最初接触毒品时,他们并没有意识到,这是一个可怕的开端。
    32岁的年龄,按理说是心智成熟了的,但村民郭运江(化名)正是在那年染上了毒品。郭运江家境贫困,在他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双双去世。靠着一身木工手艺,他一步步打拼,成家立业,彼时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。
    “试一试吧。”有一天,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拿出一些东西给郭运江。
    这是郭运江第一次接触到海洛因。“第一口,很难吃,差点吐了。”令郭运江没有想到的是,不到一个星期,他开始忍不住想念海洛因的味道。
    持续吸了四五个月后,郭运江感觉自己彻底离不开毒品了。“吸了之后,大脑一片空白,好像可以短暂地忘记一切。”当年9月16日,正和朋友一起吸毒的郭运江被警察抓住,并被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。
    其实,这么多年过去了,郭运江也没想通当初为什么就着了迷。“也许,就只是心里好奇吧。”郭运江说。
    “在那个年代,大家都知道白粉就是毒品,但不知道毒品具体有什么危害,以为跟抽烟一样。”钟有隆说,当时家里有吸毒的孩子,村民向家长提醒,家长大多时候会不高兴,认为毁坏了孩子的名声,所以一致对外称“孩子没有吸毒,就是在吸烟”。

上一篇:“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联盟”在京举办交流研讨会
下一篇:佛山市举办中小学禁毒大讲堂活动

中国禁毒网 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 康达 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
联系我们 0731-85154169
湘ICP备16002829号-1